经济护城河策略:五大优势助力企业长期盈利
2021-06-04
“经济护城河”一词描述了一家公司保持竞争优势和长期盈利的能力。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晨星公司指出,基于经济护城河的投资策略主要涵盖五大来源:
1. 转换成本
2. 无形资产
3. 网络效应
4. 成本优势
5. 有效规模
1. 转换成本——维系牢固的客户绑定
什么是转换成本?当客户从一家供应商换到另一家时,所需付出的成本或过程就是转换成本;如果这一成本超过了其所获得的收益,就说明现有供应商拥有转换成本优势。
转换成本不仅是金钱,也可以是客户转用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时间、精力和适应过程。这一优势为下游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定价能力,可以逐渐带来丰厚的利润。作为关键的竞争优势,转换成本在很多行业中都起到明显作用,比如银行、计算机软件或硬件、电信等。
2. 无形资产——建立强大的品牌效应
专利、商标、版权、品牌、监管许可或其他无形资产,可以防止竞争对手复制公司的产品,因此该公司也可基于无形资产收取溢价。
其中,专利是市场准入的法律门槛,保障专利持有者的法律权益;而政府许可会提高准入门槛,阻碍新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。此外,公司也可以配合品牌效应提高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意愿。
虽然品牌效应带来的收益不容易用数字衡量,但这种无形资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竞争优势,也是经济护城河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3. 网络效应——加速扩大的市场影响
假如在一场人数众多的竞争中,某一方想要取得胜利,他并不需要征服所有人。他只需要先获得一部分人支持,当支持者人数超过某一门槛,结果就可能会自动成功,这就是网络效应。同样,如果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客户数量增长到了某临界点,其对现有用户及新用户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加,这种自主扩张的效应称之为网络效应。
随着当今世界数字化的进程加快,网络效应越来越重要。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这项技术最初只在军事和研究科学领域应用,但其不断扩大的用户群增加了影响力。脸书和谷歌是应用网络效应的典范,成为了互联网头部公司。因此,网络效应可以帮助公司增加竞争优势,也是护城河的重要来源。
4. 成本优势——降低成本来主导市场
对于成本控制有优势的公司可以使用成本领先策略,比如降低利润空间,低价打压对手;也可以用同样的价格出售产品或服务,比对手赚得更多利润。
成本优势通常来自规模经济、较低的分销和制造成本,或其他的低成本资源。当今全球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,使成本优势成为最难保持的优势之一。比如美国的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,在过去30年艰苦卓绝的价格战中,被来自海外竞争对手打得元气大伤。
生产成本更低的公司通常利润率会更高。在许多行业中,有成本优势的公司通常控制着市场价格,以保持这种优势。晨星的数据表明,成本优势也最常见的经济护城河来源之一。
5. 有效规模——寻找低压的竞争环境
当一家公司处于一个规模有限的市场时, 其他竞争对手可能没有进入该市场的动力,这就是有效规模环境。市场中的现存企业可以创造利润,但新进入的公司加入竞争将导致整体回报率下降,甚至会低于投资成本。
几乎每家公司都梦想拥有一个竞争对手很少的市场。晨星表示,只有少数市场可能会成为这种“有效规模” 环境。这种环境通常只可能支持一家或几家公司在市场中运营,而限制了竞争的压力。有效规模市场通常进入成本非常高,而新进入的公司可能会因为潜在利润诱惑而忽略这一点。
有效规模通常适用于涉足电信、公用事业、铁路、管道和机场等的公司,但这更像是一条“ 狭窄”的护城河,由于支出庞大,使用这项策略的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往往仅是略高于成本,而通常拥有“宽护城河”的公司更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。
